2014糖尿病及代谢性疾病转化医学论坛
时间:2014-06-27 08:00 至 2014-06-28 18:00
地点:上海
 
        
        
        
        
    - 参会报名
- 会议通知
- 会议日程
- 会议嘉宾
- 费用
- 常见问题
|   | 
                                2014糖尿病及代谢性疾病转化医学论坛  已过期
                                 | 
| 发票类型:增值税普通发票 增值税专用发票 | 
                            
                             会议通知
                            
                            
                            
                            
                            会议通知
                                                
                            
                            
                            
                        
                        近年来,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城市化趋势明显,由此带来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代谢疾病的高发。糖尿病是代谢性疾病中最常见疾病之一。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半数成人处于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发生总人数超过1亿人。预计到203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将增长到5亿。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占到全球的1/3。糖尿病和代谢性疾病不仅威胁患者的生命质量,也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需要凝聚全社会共同的力量减缓糖尿病和代谢性疾病的发展。
糖尿病和代谢性疾病发生与发展机制中,仍然存在大量悬而未决的科学问题,不断有新的靶点药物上市,同样,还有大量的新型分子标志物被发现,尤其是近年来随着高通量研究手段的出现,以及对非编码RNA的认知,胰岛β细胞凋亡与自噬的调控作用,以及新型脂肪因子的发现,为糖尿病和代谢性疾病的发生提供全新的“视界”,这些基础研究转化医学研究同样推动糖尿病和代谢性疾病的临床发展。
临床糖尿病中针对强化降糖的远期效应,生活方式干预对糖尿病的预防作用,糖尿病的个体化治疗,以及针对真实世界的大型观察性研究和登记数据库的应用,极大推动糖尿病的临床发展,也使我们对糖尿病的认知有更深的高度,对糖尿病的个体化治疗和个体化达标,以及远期预后,有新的认识,有助于更具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
但是,临床与基础研究在某些程度上,仍然存在不匹配现象。希望通过本论坛,汇聚糖尿病和代谢性疾病领域基础研究,转化医学研究和临床研究同仁,通过交叉结合,相互引智,协同携手,共同推动中国糖尿病和代谢性疾病的治疗发展。
为此,我们热忱的邀请您参加本次论坛,与您相聚在上海!
查看更多
                            
                            
                            
                             会议日程
                                                
                            
                            
                            (最终日程以会议现场为准)
                            
                            
                            会议日程
                                                
                            
                            
                            (最终日程以会议现场为准)
                            
                            
                        
                        【主要议题】
基础研究
糖尿病的组学(omics)研究 
非编码RNA调控在糖尿病中机制 
胰岛β细胞凋亡和自噬调控 
胰岛素抵抗与炎症因子、脂肪因子 
糖尿病并发症的分子信号通路 
棕色脂肪与白色脂肪的平衡与调控 
糖基化终末产物与糖尿病并发症
转化医学
代谢记忆的分子信号 
代谢性疾病与肿瘤的关系 
糖尿病新型治疗靶点 
新型分子标志物研究 
环境与遗传互作与代谢性疾病发展
糖尿病的基因治疗与细胞治疗 
临床应用
新型临床研究设计在糖尿病中的应用 
临床研究规范解读与统计学 
糖尿病的循证与个体化治疗争议 
生活方式干预对糖尿病和代谢性疾病的预防作用 
真实世界研究与登记数据库在糖尿病防控与管理中的应用
青少年糖尿病和I型糖尿病
查看更多
                            
                            
                             会议嘉宾
                                                
                            
                            
                            
                            (最终出席嘉宾以会议现场为准)
                            
                            
                            
                            会议嘉宾
                                                
                            
                            
                            
                            (最终出席嘉宾以会议现场为准)
                            
                        
                        韩 晓
教授
南京医科大学
韩晓,男,博士,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人类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主任。1986年毕业于武汉同济医科大学六年制医学本科,同年考取同济医科大学分子病毒学与免疫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于1991年公派赴联邦德国维尔茨堡大学攻读生物免疫与病毒学博士学位,1994年获博士学位后在德国明斯特大学分子医学所从事细胞因子、金属蛋白酶和糖尿病的博士后研究。1996年赴美国洛衫矶City of Hope National Medical Center糖尿病研究中心从事分子免疫学与糖尿病等的研究。曾获美国国际青少年糖尿病研究基金会资助(JDRF),美国专利一项(专利号:US6,469,063),2003年元月回国定居,被南京医科大学聘为教授,现为江苏省人类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主任。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年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C类项目资助,国家发明专利1项。
李 敏
教授
第二军医大学
李敏,第二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营养学会副理事长,军队营养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营养学会理事。近年来主要从事铁代谢紊乱发生原因、危害及其营养学防治措施研究。研究课题包括:(1)不同应激对脑铁代谢的影响及其及机制研究;(2) 应激铁代谢变化对红细胞生成的影响及其预防措施研究; (3)应激诱发低铁血症的分子机制及其营养干预措施研究;(4) 胰岛素对肝细胞铁稳态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研究;(5)铁代谢紊乱对肝脏炎症相关microRNA表达和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刘昭前
教授
中南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
刘昭前,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南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副所长、中南大学湘雅医学检验所副所长、遗传药理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1996-1998年德国慕尼黑大学高级访问学者,2002-2004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博士后。中国药学会理事、中国药理学会理事、中国药物基因组专业委员会常委、湖南省药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生理学会秘书长、湖南省药学会药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医学会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省医学会药物基因组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获教育部“专业学者”创新团队、湖南省自然科学创新研究群体、教育部首批“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 主持国家863计划、国家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课题38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1项,主编和参编教材、专著9部。发表SCI论文112篇。 主要从事糖尿病和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克隆了2个b3-AR新突变基因ADRB3-690和ADRB3-966,并证明这2个突变影响b3-肾上腺素的功能,且与2型糖尿病和肥胖的发生相关。已指导硕士、博士生和博士后共56名。
林 旭
博士、 研究员、 人类营养与疾病研究组组长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林旭,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科院营养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组长、所长助理,中国科学院营养与代谢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营养学会基础营养学分会主任委员,卫生部营养标准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癌症研究基金(WCRF)亚洲地区科研顾问 法国农科院DIDIT项目国际学术委员会委员 第21和22届国际营养大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ANNALS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杂志编委 FRNTIERS IN NUTRIGENOMICS杂志编委 JOURNAL OF DIABETES杂志编委。
林旭研究员1998年获美国康乃尔大学营养科学博士;而后在NIH博士后基金资助下先后在北卡罗来那大学、杜克大学和美国国家环境保护署进行博士后研究。2003年起受聘于中科院营养科学研究所任课题组长至今。近年来主持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点项目《2型糖尿病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药物基因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究计划项目,以及中科院上海生科院首席科学家等多个国家和省部级项目。运用多组学方法建立了前瞻性人群队列研究数据库和多个高危人群的营养干预,在解析与中国人群肥胖、代谢综合征和2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高易感性相关的基因变异、营养等环境因素和相关的代谢图谱、基因-环境交互作用,以及针对高危人群的早期预测生物标记物和营养干预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自2007年以来,作为通讯作者已有70余篇论文发表在Circulation,J Am Coll Cardiol,Diabetes,Diabetes Care和Am J Clin Nutr等国际心血管、糖尿病和营养领域的权威期刊上,引用次数1300余次,其中多项研究被New Engl J Med, Lancet, JAMA, Cell, Nat Rev Genet等顶尖杂志引用,系列成果入选“中国科学院2008年度主要科技进展”和“中国科学院成立60周年成果展”,并获“2012年度中国(大陆)糖尿病十大研究-最具影响力研究奖”。
马志刚
MedSci研究员与学术编辑 
MedSci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毕业,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临床外科博士毕业。曾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从事普外科、血管外科临床及科研教学工作,担任临床医师数年。擅长临床相关科研课题、论文的编辑、评审工作。马博士在MedSci医学部从事科研选题及论文评审的教育培训工作,曾先后受邀在上海中山医院、北京及多家三甲医院演讲,在指导医学课题设计与创新,以及论文发表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彭永德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彭永德,医学博士,现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内分泌代谢科主任、糖尿病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常委兼基础学组副组长、中华糖尿病协会副会长、上海市医学会内分泌分会副主任委员兼基础学组组长、上海市康复医学工程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糖尿病康复协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委员。上海市内分泌临床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中华器官移植杂志》、《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国临床保健杂志》及《世界临床药物》杂志编委,《Journal of Diabetes and its Complications》、《Metabolism》,《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及《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等国内外著名杂志的特邀审稿人。
目前课题组承担国家自然基金课题、上海市科委重点科研(引领计划)课题、以及国家863计划研究项目子课题、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课题。2004年获上海市杰出回国留学人员专项资金资助,已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30篇(SCI 20篇),参编专著10部。2012年获上海市医学科技二等奖。
汤其群
教授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1990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法医学系, 1995年获得上海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同年赴美国Johns Hopkins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系作博士后。2002年受聘为Johns Hopkins大学医学院儿科内分泌系助理教授兼生化系助理教授。2005年6月辞去美国的职位,全职受聘于复旦大学。曾担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现任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生物医学研究院副院长,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主任,分子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协会副理事长。 汤其群教授为第二批教育部“专业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999),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6),为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干细胞定向分化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的首席科学家,2005年入选上海市首批“医学领军人才”,2007年入选上海市领军人才,并被评为优秀学科带头人,2009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计划”国家级人选,2010年被Johns Hopkins大学生物化学系聘为兼职教授(Adjunct Professor),被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评为CMB杰出教授。
授权的专利:1.一种N末端缺失脂肪细胞补体相关蛋白及其制备方法 .2005第一完成人.专利号:ZL01126950.2; 2.一种多肽gapM1及其制备方法(2011).第一完成人.专利号:200510025128.4
王煜非
研究员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现任: 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POCT分委会委员 中华糖尿病学会血糖监测学组委员 上海市糖尿病学会委员 上海市糖尿病学会血糖监测学组副组长 上海市内分泌学会基础学组副组长 从事糖尿病实验室诊断,糖尿病教育和胰岛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等研究工作近30年,先后承担和参与完成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上海市重大科研项目和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项目等共计15项。2010年卫生部《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主要执笔起草人。主持完成2012年“全国医疗机构POCT血糖仪使用现状调查”,完成国内各类血糖仪、糖化血红蛋白及糖化白蛋白等临床试验30余项,对糖尿病实验室检测技术有较深入的研究。
祝之明
教授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
祝之明,男,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获德国明斯特大学医学博士,美国北卡大学(Chapel Hill)博士后,美国印第安那大学(IUPUI)访问学者。 现为全军高血压代谢病中心主任、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高血压内分泌科主任、重庆市高血压研究所所长。 长期致力高血压和代谢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主要研究领域:细胞钙信号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代谢综合征病理生理特征及综合干预,腹型肥胖的评估及燃脂的分子基础。揭示了几种常用降压药新的降压途径;阐明血管重塑和钙信号转导的一些调控机制及其病理生理意义; 被多次邀请在国内外会议作特邀报告和撰写专家述评, 并结合自己的 工作于2005年主编了《代谢综合征病因探索与临床实践》学术专著。先后承担国家杰出青年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973分题等10余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被SCI收录55篇,被SCI引用360余次;先后以主要完成人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和医疗成果二等奖6项。 先后获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实用工程奖、第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创新优秀奖、被遴选为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第三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等。
赵世民
教授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教育部专业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蛋白质)首席科学家,美国NSF基金评审专家。
2000年获美国Purdue大学博士。2006年全职回国,近年来在国际上开创性的发现了代谢酶的乙酰化调控机制,开辟代谢调控研究新领域;提出代谢物参与细胞信号通路调控的概念,使我国代谢调控研究跻身国际前列。主持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成果先后入选“2010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及“2010年中国高校十大科学进展”, 获2012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获“谈家祯生命科学创新奖”(2010),“明治乳业生命科学杰出奖”(2010),“药明康德学者奖”(2013)等多项个人荣誉。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ence、Cell、Cancer Cell、Molecular Cell、Cell Metabolism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SCI论文二十多篇 (包括3篇Science)。
赵志刚
教授
河南省人民医院
赵志刚,1983年,教授 博士生导师,内分泌科主任,河南医学院医疗系毕业;1986-1987年在上海瑞金医院全国内分泌学习班进修;1992-1999年,留学日本。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卫生科技领军人才,日本客座教授,中心实验室主任,科研外事处处长,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委员、河南省医学会糖尿病专业学会主任委员。
查看更多
费用
| 注册类型 | 2014年06月13日前报名 | 2014年06月13日后报名 | 注册费包含 | 
| 标准票 | 标准票 | ||
| 费用 | 1400RMB/人 | 1700RMB/人 | 会议资料、午餐、茶歇 | 
查看更多
常见问题
1、免费活动如何报名参加?
请通过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报名参加。
2、价格显示为收费的活动具体费用是多少?我要如何报名?
你可以在网站上留言或电话(400-003-3879)咨询,我们会尽快联系你。
3、活动具体地址在哪里?
1、活动具体地址待报名后告知。
2、报名前可咨询“活动家”客服,服务热线 400-003-3879
4、活动截止报名时间是什么时候?
尽早报名,早报早优惠。
5、怎么提交论文?论文参会如何收费?
亲,您好!我们暂不接受论文提交或论文参会。
6、活动发票如何领取?
亲,您好!请您在下单时,在备注框内填写好发票抬头,发票寄送地址或其它信息,以便您能即时有效的收到发票。
查看更多
                            温馨提示
                            酒店与住宿:
                            为防止极端情况下活动延期或取消,建议“异地客户”与活动家客服确认参会信息后,再安排出行与住宿。
                            退款规则:
                            活动各项资源需提前采购,购票后不支持退款,可以换人参加。
                        
 您可能还会关注
 您可能还会关注
                         - 
                                        
                                        2025中国转化医学产业大会
                                        2025-12-09 上海 
- 
                                        
                                        2026(第八届)中国国际生物技术大会暨展览会
                                        2026-04-09 北京 
- 
                                        
                                        2025亚太区公共卫生大会
                                        2025-11-28 琼海 
- 
                                        
                                        2025 BioONE第七届生物制造产业年度峰会
                                        2025-11-26 合肥 
会议支持:
- 
                                
                                 会员折扣
                                
                                该会议支持会员折扣 会员折扣
                                
                                该会议支持会员折扣
 具体折扣标准请参见plus会员页面
- 
                                
                                 会员返积分
                                
                                每消费1元累积1个会员积分。 会员返积分
                                
                                每消费1元累积1个会员积分。
 仅PC站支持。
- 
                                
                                 会员积分抵现
                                
                                根据会员等级的不同,每抵用1元可使用的积分也不一样,具体可参见PLUS会员页面。 仅PC站支持。 会员积分抵现
                                
                                根据会员等级的不同,每抵用1元可使用的积分也不一样,具体可参见PLUS会员页面。 仅PC站支持。
部分参会单位
邮件提醒通知
.png)

 收藏人
收藏人 换一换
 换一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