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驭万物-第三届单细胞&时空组学技术前沿与临床应用研讨会
时间:2025-09-12 13:30 至 2025-09-12 17:30
地点:上海

- 免费报名
- 会议通知
- 会议日程
- 会议嘉宾
- 参会指南
![]() |
微驭万物-第三届单细胞&时空组学技术前沿与临床应用研讨会
会议时间:2025-09-12 13:30至 2025-09-12 17:30结束 会议地点: 上海 上海好望角大酒店 上海市徐汇区肇嘉浜路500号 会议规模:150人 |
免费报名需要主办人审核,审核通过后将在会前发送【短信】或【邮件】通知。
会议通知
会议内容 主办方介绍

微驭万物-第三届单细胞&时空组学技术前沿与临床应用研讨会宣传图
近年来,单细胞与时空组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在肿瘤微环境与免疫治疗、神经疾病与机制、生殖健康与诊断、药物筛选和疫苗研制等领域用着广泛的应用,是当前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和研究热点。 为了加强单细胞与时空组学领域学术交流,促进单细胞与时空组学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与转化应用深入发展,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基因检测技术分会、中国遗传学会遗传诊断分会、北京健康促进会、新源转化医学中心和转化医学网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微驭万物-第三届单细胞&时空组学技术前沿与临床应用研讨会”将于2025年09月12日在上海举办。此次学术研讨会将集聚来自行业大咖和领域精英共同探讨单细胞与时空组学技术前沿及其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将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学术发现以及应用案例,围绕如何将这两项前沿技术融合开启更广阔的研究领域展开深入探讨。 在此,我们诚挚邀请您的参与,共推单细胞与空间组学发展
时 间:2025年09月12日(周五)13:30-18:00
地 点:上海好望角大酒店
主办单位: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基因检测技术分会、中国遗传学会遗传诊断分会、新源转化医学中心、转化医学网
协办单位:欧易生物、华大智造
报告嘉宾(持续更新中...):
侯晋 现任海军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暨免疫与炎症全国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青,教育部青年专业学者,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曙光学者,军队青年科技英才,军队学科拔尖人才,国防生物科技优秀青年人才等。研究方向为肝脏炎症与炎癌转化,以第一、共同第一、共同通讯作者发表Cell、Cancer Cell、Nature Immunology、Cell Research、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Hepatology等论文,以排名第二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等。
李虹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员,博导,国家优青,中国科学院青促会优秀会员。作为负责人主持国自然、中科院和上海市10余项项目;作为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支撑计划、中科院青年团队计划等。曾获上海市自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上海市科技系统青年五四奖、上海市科技系统三八红旗手称号等。长期致力于系统生物学研究,针对多组学多模态数据开发人工智能和统计方法,也在以肝脏疾病为代表的应用研究中为解析疾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做出了积极贡献,在Cancer Cell, Cell Stem Cell, Genome Bio, Genome Med, Hepatology, 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等国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卫立辛 肿瘤学研究员,内科教授,国家肝癌科学中心PI。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曙光学者/浦江人才。于《Journal of Hepatoology》等杂志发表SCI论文122篇(他引1.6万次)。主持国自然项目12项(重点2项),主持和参与973课题及国家肝癌重大专项课题7项,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创新团队奖等5项省部级以上奖励。研究领域:干细胞与肿瘤微环境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王春霞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儿童感染免疫与重症医学研究院,副院长;上海市儿童医院危重病转化医学研究室,PI; 同济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双百人”计划入选者,中国医师协会儿科重症医师分会儿科重症科研协作组副组长,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科研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委员。 主要从事脓毒症免疫代谢病理机制及生物标记物转化医学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项目10余项,发表第一作者/通讯作者SCI论文40余篇,部分成果进入2020年SSC国际指南、 ESICM-ESPNIC国际共识;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参编《儿科急诊医学》(第五版);担任BMC Infectious Diseases编委成员等。
王宏林 创新免疫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 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研究员,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 特聘教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德国乌尔姆大学医学院,博士(Sum Cum Laude)、博士后;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7),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首席科学家(2020),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22),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奖(2020),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奖特别奖(2023),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奖(2024)。从事炎症机制与新靶点研究,成果发表SCI论文72篇,影响因子618.5;获批各类基金20项,经费达4574万元。1、自主研发的免疫年龄检测试剂盒授权受让6亿元,首期付款3000万元,创下上海市医疗机构专利转让首批到账金额最高记录。2、从零到一、自主创新的“First-in-Class”首创新药CKBA分子正在开展白癜风、银屑病II期临床研究。
陈灏 美国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生物信息学博士。现任上海欧易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生物信息研发总监。从事生信研究以及相关流程算法开发超过20年。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空间转录组,空间代谢组,单细胞测序,其他二代/三代测序应用以及蛋白质结构预测等。共发表论文22篇,生信算法及应用专利8项。
查看更多

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不是单一的学科或是技术,更多地是一种转化的状态,即指从实验室到临床(bench to bedside)、从临床到实验室(bedside to bench)。 转化医学不是简单地所基础研究成果放到临床来,它还意味着整个医学模式的转变。这种新的医学模式是将预测、预防、早期干预和个体化治疗作为将来临床医学发展的方向。 转化医学具有丰富的内涵,它通过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等各种方法将实验室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的产品与技术,同时通过临床的观察与分析帮助实验室更好的认识人体与疾病、进行更优化的实验设计来促进基础研究,从而最终实现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帮助患者解决健康问题。目前的新药研发、医疗器械、医疗APP、分子诊断等都属于转化医学的范畴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基因检测技术分会 中国遗传学会遗传诊断分会
会议日程
会议嘉宾
温馨提示
酒店与住宿:
为防止极端情况下活动延期或取消,建议“异地客户”与活动家客服确认参会信息后,再安排出行与住宿。
退款规则:
活动各项资源需提前采购,购票后不支持退款,可以换人参加。
您可能还会关注
-
2025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2025-09-19 北京
-
2025第八届中国西部生物制药质量控制与工艺创新发展大会
2025-09-11 成都
-
第四届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大会
2025-09-24 上海
-
2025亚太区公共卫生大会
2025-11-28 琼海
部分参会单位
邮件提醒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