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会报名
  • 会议介绍
  • 会议日程
  • 会议嘉宾
  • 参会指南

首页 > 商务会议 > 文化传媒会议 > 2026两岸运动科学交流大会 更新时间:2025-11-10T14:00:02

2026两岸运动科学交流大会
收藏人
分享到

2026两岸运动科学交流大会

会议时间:2026-01-16 09:00至 2026-01-19 18:00结束

会议地点: 厦门  集美大学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银江路185号

会议规模:暂无

主办单位: 《医用生物力学》编辑部 集美大学

发票类型:增值税普通发票 增值税专用发票

门票名称单价截止时间数量
会务费 本场会议平台仅展示信息,如需平台协助报名可拍下后(无需付款)联系客服协助您。 ¥1000.0 2026-01-15 17:00

会议介绍

会议内容 主办方介绍


2026两岸运动科学交流大会

2026两岸运动科学交流大会宣传图

会议简介

Introduction

各相关单位、专家学者:

为促进海峡两岸运动科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运动科学相关成果在全民健身、竞技体育、运动装备研发等领域的应用,经研究决定,将于2026年1月在福建省厦门市举办“两岸运动科学学术交流大会”。本次会议旨在为两岸学者、科研人员、教练员及相关产业人士搭建高水平的交流平台。

面向全国广泛征集运动科学及相关领域的学术论文(摘要)。欢迎广大科研人员、高校师生、教练员、队医、体育工程技术人员等踊跃投稿,预计100-150人。

所有被录用的摘要将在《两岸运动科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发表,收录入中国知网,其中经过专家评审推荐出的优秀论文摘要将发表在《医用生物力学》增刊上。

会议信息

Information

会议时间

    2026年1月16日-19日

会议地点

    集美大学(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银江路185号)

主办单位

《医用生物力学》编辑部、集美大学

承办单位

集美大学体育学院、集美大学体育科学研究所

协办单位

    北华博鳌体育投资(北京)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中国知网


     

征文投稿

Submission

投稿要求


    请提交约800-1200字中文或800字英文摘要。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部分,格式扫二维码下载模板。


投稿主题


大会主题: 融合创新,共促发展——两岸运动科学的前沿与展望涉及以下专题:

(1)运动科学在体重管理中的作用

(2)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体育中的应用

(3)可穿戴设备在运动监控中的应用

(4)运动促进(慢病、老年人)健康

(5)运动鞋、服和健身器械的创新研究

(6)运动技术分析与优化

(7)运动损伤机制与康复

(8)青少年脊柱侧弯筛查与评价


投稿方式

摘要发送至会议信箱 

邮件主题请注明:“两岸运动科学学术交流大会会议投稿+第一作者姓名+单位”

投稿日期

    ● 投稿截止日期:2025年12月1日

    ● 录用通知日期:2025年12月15日

    (申请参加者请注明您的摘要是口头报告还是墙报交流。)


  

查看更多

会议日程


即将更新,敬请期待

会议嘉宾

(最终出席嘉宾以会议现场为准)


会议嘉宾

Speakers


陈小平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现任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兼任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能分会副主任委员,科技部冬奥重大专项指南专家,国家体育总局奥运备战专家。


单共兵

德国明斯特大学博士(University of Münster/Germany),美国福明特大学博士后(University of Vermont/USA),加拿大莱思桥大学文理学院运动科学系终身教授(Department of Kinesiology,A&S, University of Lethbridge/Canada),生物力学实验室主任,国际运动生物力学协会院士(Fellow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Biomechanics in Sports),国际运动生物力学协会执委(2009-2013),山西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及山西省高等学校131领军人才,发表的90多篇论文涵盖Web of Science核心期刊信息检索平台的三大引文数据库:AHCI-艺术与人文学科、SCI-自然科学、SSCl-社会科学。单教授长期从事运动生物力学教学,曾在德国、美国、加拿大及中国开设过本科和研究生运动生物力学。开设的课程包括《运动生物力学导论》、《运动生物力学》、《高级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力学测试方法及数据处理》、《运动生物力学建模及仿真》、《运动生物力学及运动训练》。


马新东

博士,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体育部党委书记,体育部体能训练和康复研究中心主任。担任全国体育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委员,教育部首届全国高校健康教育教指委教学指导组组长,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国际交往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体育总局决策咨询专家、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人才工作专家。曾获清华大学优秀教师、清华大学优秀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者。


范毅方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省级引进高层次人才(C类),广东省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项目,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议、评审专家。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足运动康复工程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和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运动生物力学》负责人。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发表SCI期刊论文2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件。


邱文信

台湾清华大学运动科学系教授(特殊优秀人才及弹性薪资教授)

      台湾清华大学运动科技中心合聘教授
      台湾清华大学师资培育中心合聘教授
      台湾清华大学教育学院STEAM在职专班合聘教授
      台湾运动科技发展协会副理事长
      台湾运动科学STEAM教育协会理事长


王新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沈阳体育学院实验室管理中心主任。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百人计划”和沈阳市领军人才,辽宁省教学名师。兼任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冰雪运动学分会委员会常委、辽宁省科技厅“辽宁省运动诊断与评价专业技术创新中心”主任、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生物力学分会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运动健康科学分会委员,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于志锋

医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

担任Mechanobiology in Medicine(力学生物学与医学)常务副主编,《医用生物力学》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 Journal of Orthopaedic Translation编辑部主任。任全国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基础组委员,上海市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目前以项目负责人身份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目5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和上海市科委项目3项,作为项目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分别作为副主编和编委参与出版了《骨细胞图谱》(第三版)和《骨与关节生物力学》。

专家陆续更新中…...   ​​​​​​​

查看更多

参会指南

会议门票 场馆介绍


本场会议平台仅展示信息,如需平台协助报名可拍下后(无需付款)联系客服协助您。


报名注册

Registration

报名方式


注册费用



2025年10月1日23点前缴费

2025年10月1日23点后缴费

社会人士

800元

1000元 

学生

600元

800元

会议费包含:会议手册、论文集、文具和证书等。参会代表交通、食宿费用自理,组委会秘书处提供推荐酒店服务。

 

查看更多

温馨提示
酒店与住宿: 为防止极端情况下活动延期或取消,建议“异地客户”与活动家客服确认参会信息后,再安排出行与住宿。
退款规则: 活动各项资源需提前采购,购票后不支持退款,可以换人参加。

标签: 运动科学 运动

 您可能还会关注


会议支持:

  • 会员折扣
    该会议支持会员折扣
    具体折扣标准请参见plus会员页面
  • 会员返积分
    每消费1元累积1个会员积分。
    仅PC站支持。
  • 会员积分抵现
    根据会员等级的不同,每抵用1元可使用的积分也不一样,具体可参见PLUS会员页面。 仅PC站支持。

部分参会单位

主办方没有公开参会单位

邮件提醒通知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录入信息

请录入信息,方便生成邀请函